av线上

av线上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厚积薄发载誉前行 昆医大附二院整形外科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建设

发布日期:2025-11-17    浏览量:50

近日,“十四五”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专科名单公布,av线上 (以下简称“昆医大附二院”)整形外科成功入选并获立项支持。此次获批是科室六十余年发展积淀的成果,也标志着云南省整形外科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7633402782260.png

昆医大附二院整形外科的发展有着深厚历史积淀。1963年,科室奠基人施家惠主任前往北京整形外科医院进修,系统学习烧伤修复技术;1964年返回昆明后,在医院外科开展烧伤修复治疗工作。1974年外科按专业细分,施家惠主任专职从事整形外科,团队新增戴荣琴医生,共2人。1983年,宋萍医生加入并从事整形外科专业,团队扩至3人,负责管理8张住院床位。1988年,医院正式成立整形外科,施家惠任首任科室主任,当时科室医生包括施家惠、戴荣琴、宋萍、贾虹、夏国兴。在施家惠、戴荣琴、宋萍、赵亚南、王继华等历届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始终专注整形修复领域发展,如今已成为以整形美容、修复重建为一体的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整形美容专科。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整形外科方向)培训基地、整形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云南省整形美容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17633405826141.png

扎实的技术实力是科室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其获批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关键支撑。在2020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医院专科排行榜中,昆医大附二院整形外科位列西南地区第四、云南省第一。这一排名的取得,得益于科室精湛的医疗技术与规范的诊疗管理体系。目前,科室开放病床35张,共有专业医师13人,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多名医师具备国内外顶尖院校学习经历。科室年诊疗患者近2.4万人次,完成各类整形美容手术5000余台,CMI值(病例组合指数)达1.0272,四级手术占比2.95%,核心医疗质量指标均处于云南省内领先水平。

复杂创伤救治案例体现了科室的技术水平。近日,一名73岁老年患者因遭遇黑熊袭击,头面部出现严重软组织缺损,颅骨外露、眼球破裂,生命体征不稳定。科室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眼科、神经外科等6个专科组建救治团队,由何永静副主任医师担任主刀医生,实施高难度显微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手术历时8小时,成功将直径仅1-2毫米的微小血管精准吻合,完成患者头面部组织修复,保留了其右眼视力。此类复杂创伤救治案例,直观反映了科室的临床技术能力。

17633406183756.png

体表器官再造是科室的核心医疗特色。作为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耳整形与耳再造学组组长单位,2006年开始,科室在云南省内率先开展皮肤扩张法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该项技术并进行改良治疗小耳畸形,具有创伤小、复杂手术简单化、再造的耳郭形态良好,恢复快,长期效果稳定,术后瘢痕不明显等特点。截至目前已为800余名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外伤性耳廓缺损患者实施手术,年手术量稳定在40例左右,该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科室进一步细分亚专业,开设体表器官再造、乳房与私密处整形、面颈部整形修复等5个亚专科,组建5个由副高级以上医师领衔的诊疗组,服务范围覆盖整形外科全领域。常规开展眼整形、鼻整形修复、颌骨骨折修复、微创面部轮廓调整等项目,其中年眼整形手术量超2000例,诊疗工作体现了“功能修复与美学重建并重”的理念。

17633406507351.png

依托技术优势赋能医疗强基是科室的重要工作方向。作为云南省整形美容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科室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云南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在基层医院建立专科工作站等方式,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指导、手术示范等方式提升基层医师专业能力;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前往丽江、楚雄、德宏等偏远地区开展免费义诊活动,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参与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西部巡讲,向西部基层医疗机构传递先进技术与诊疗理念。同时,科室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昆明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硕士培养点,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70人,为云南省及西部地区整形外科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17633407886652.png

从最初的2人专业团队,到如今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昆医大附二院整形外科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医者坚守与技术进步。此次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是对科室综合实力的认可,也为其后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科室将以专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与学科建设质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助力“健康中国”“健康云南”建设。


文图:党委宣传统战部